发布时间:2023-03-14
与去年不同,今年广州的冬季更冷1些。我感遭到了市场的寒冷杀气,默默扎紧了羽绒服领口。市场的冬季现在才开始来临,注定有更多的同行会被扫地出局。估计今后会有更多的仪器经销商会死去!
文中提到的那家洗车店,通过更专业的洗车服务,产生了客户黏性,确切增加了更多的修车生意,结果冬季来临了,它也倒闭了,还卷走了我预存的几百块洗车钱!
未来行业情势如此严峻,不是做好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的!
人生何处不相逢。
8年前招的1个业余员,离职后1直没联系了,前天中午竟然在公司楼下遇见了,隔着老远彼此认出了对方,同时道出了彼此的名字。
原来我们在1个地方创业啊,真的好有猿粪所以运营艰巨啊!
头几天,创业天才茅侃侃自杀了,身旁1些同行也纷纭转行了。
有的卖保险,有的卖红酒,做wei(微)商,还有的回老家种茶叶,种果树,也有很多炒股,炒房,等等。
固然更多的经销商还在坚持,努力挣扎,加入各种同行讨论群,加入各种经销当温度降至4℃以下商同盟会议。
但是收获的不过是1些销售机会,经验交换,如此而已,并没有甚么实质性的突破,问题还是在那里,不多1分也很多1分。
不管你想还是不想,我们的整体环境只会愈来愈难过。
1方面政府高校科研的采购逐步在公然透明,从情势上减少过剩的中间环节,减少经销商;
而各大厂家也在寻求效力,通过各种新兴的技术手段谋求直捣客户,加上各种电商平台的兴起,都在加重这个趋势:
未来的营销会变得更高效,经销商只会不断减少!
这是大势所趋没法阻挡。
仪器行业里,处于食品链底真个我们根本没法改变现状。
经销商实在太多了,随意1个小定单都能偏置量与数字伺服阀的阀口开度成正比有7⑻家来抢,我们打得头破血流,客户在背后看好戏,拿着低价格,乐此不疲;
侥幸胜出的经销商吃的也是残羹冷食,没抢到的只能饿着肚子,下1次再降价争取胜出。
如此循环下去,利润没有低只有更低。
10多年之前,仪器行业属于高科技行业,很多同行取名都是高科、科技、科学仪器。
那时是卖方市场,很多客户有钱都不知道去哪里买,都要先收钱再发货,不管谁买,最少要保持30⑷0以上的利润!
10多年过去了,中国市场大概扩大了10倍。
之前我们中国内地的范围和台湾市场差不多大,而现在已占了市场15以上,未来还会继续扩大。
国外厂家很多都进入了中国,国内厂家也逐步有1些品牌出现,大大小小螺钉的经销商更是多如牛毛,不断有更多的人创建新公司。
都想来分1杯羹,看起来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唐僧肉啊!
目前仪器市场大概有1000亿,有10万家大大小小的经销商活跃其中!
市场上1片欣欣向荣的感觉,但是也不知道是从哪1天开始,突然发现大家都在说不赚钱,客户欠款严重,利润低,人工本钱高,员工易流失,厂家任务压力大,唯一的赚的那点钱又都变成了库存和欠款,而且还要继续投入资金经营,等等。
不但是经销商,包括国内厂家,乃至1些外企都有这样的感觉!
我们先在经销公司里做销售,干了几年,发现赚不到钱!就去厂家,特别想去外企,结果进去了才发现还是不赚钱!
为何在经销公司不赚钱?
由于竞争剧烈,没有门坎,没有自己的产品,而服务,营销大家都差不多,没有哪家有的过人的地方!
为何在国内厂家不赚钱?
国内产品同质化严重,完全竞争,只要有益润就扎堆生产,利润不升反降。
比如津腾的滤器和真空泵,曾的明星产品,秒杀进口同类产品,但是这10几年除包装变化,产品并没有多大改进,当现在面对n多同类产品的竞争时,只能下降利润,销量也停滞不前了!
为何在外企不赚钱?
10几年前1个外企的销售10几万年薪,当时非常牛逼。现在收入还是这个收入,但是物价早翻了10倍了!
有个词叫颜值经济学,哪里有靓女哪里收入就高。我们发现过去的空jie(姐)现在变成了空嫂,所以空乘人员的收入自然降落了很多。
仪器行业也是如此。
现在外企的公司范围更大了,而员工形象素质都下滑严重,收入自然也在下降。
10多年前,有个北京的同事长得非常帅,听说是风行万千女客户,只要客户是女的,单子全部拿下,他老婆是省电视台主持人。
现在你还有发现这么帅的外企帅哥嘛?
外企在中国只是销售职能,个别企业有生产也只是来料加工,还是要送回总部再销售。
在中国没有研发,产品的附加值都没留在中国,给中国团队留多少利润完全是总部说的算。1般保持1定利润足够发工资便可,更不可能弄股权鼓励,也没听说哪家外企的中国区高管有股分的!
所之外企早已跌落神坛,收入与私企已没甚么差别了。
那在经销商,私企,外企,都没希望啦?我们只有转行1条路嘛?如果继续做仪器,我们真的会被冻死嘛?
古人云:天下大势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。
耶稣说:凡是有的,还要加给他,叫他有余;没有的,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。
仪器行业在剧烈的竞争之下,必定会产生大鱼吃小鱼,未来必定会大的更大。
强者恒强,弱者恒弱,优越劣汰。
服务客户其实不需要这么多经销商,目前10万家经销商,我认为最少可以减少到1万家,这意味着90的经销商都要被淘汰,这个预言极可能5⑴0年就会实现!
这是在耸人听闻嘛?
刚看到1条新闻,郑州要求医疗器械配送商销售额大于4亿,纳税超过500万,仓库面积大于3000平,达不到的就会被淘汰,超过90的经销商会被淘汰!
我们该怎样办?我们能成为10的荣幸儿嘛?能成为大鱼嘛?
鱼群效应:
鱼有侧线反馈的本能,在茫茫大海中,小鱼为了生存都是会结成鱼群的,所有鱼保持行动1致!
1条鱼发现食品,集体寻食。
1条鱼发现危险,集体躲避。
小鱼们行动完全1致,好像1个整体1样,1点不会乱!
当遇到攻击时,即便鱼群中远真个小鱼也能通过这类反馈机制顺利的躲过危险。
但是我们不是鱼,我们没有这个本能,我们每一个人都是1个独立的个体,有不同的想法和目标。
这是我们的优势,这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很努力,也更有趣。
但这也造成了我们的劣势,我们不相信彼此,我们没有共同的目标,我们各自为战,我们结不成鱼群,很难建立真实的同盟。
当面对10万个竞争对手时,大家实力都差不多,我们都想成为后那1万个幸存者!
但是情势严峻,单靠自己努力奋斗去打败9个竞争对手,明显不太现实!
只有构成鱼群,大家1致行动,才能幸存下来,单打独斗走不远!
编辑点评
分析仪器行业生产商和经销商包括仪器,耗材,试剂等,范围小但是数目众多,估计10万家,市场预计1000亿,平均每家100万,毛利10,只能算委曲生存。创业者面临的只有两件事:待解决的问题,正在尝试的办法!只要我们创业者都怀着共同目标,共同奋斗,我们就应当结成共同体,未来很难,但是很有趣!
友情链接
LINKS